福建信息通信行业:迎风而上,战“杨柳”,保通信
今年第11号台风“杨柳”的中心于8月14日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沿海登陆。台风带来的强风雨,严重影响多地通信传输线路畅通。面对严峻防台风防暴雨形势,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组织信息通信行业迅速响应,全力投入通信保障工作,守护通信“生命线”。
截至8月14日16时,全省通信网络保持平稳运行,一、二级干线运行正常,未有乡镇及以上级别通信全阻情况。全省因灾退服基站、因灾受损线路均已抢通。全省通信行业累计共出动应急人员1523人次,发电油机725台次,抢修车辆886辆次,应急宝、便携卫星站等通信设备127台次,发送预警短信7286万条。
福建电信
筑牢通信“生命线”
检查应急油机车内的油机情况
进驻当地防汛办参与备勤值守
指导社区人员使用天通卫星电话
通信网络全域加固。泉州电信提前完善全市及12个县区防汛应急预案,重点细化6个县区易灾乡镇的“一镇一案”方案。组织维护力量对全市31个ABC类局站、432个D类接入网机房及605个重要基站进行全面排查,及时优化后备电源时长、低洼站点实施设备垫高、门槛加高等整改工作。强化固定油机试机、蓄电池检查及油料储备,重点为易涝机房配备抽水机,全面巡检确保设施运行状态良好。
提前准备防汛沙包
政企联动彰显担当。泉州电信领导带队前往泉州市防汛指挥部支撑应急工作,汇报应急通信备勤、天通卫星在线率及手机直连卫星进展,并送去应急值守物资支持。强化市县联动,各县区分公司同步进驻当地防汛办参与备勤值守。发挥天通卫星电话及自建应急指挥平台优势,保障断电断网区域指令畅通,打通应急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实时监测维护天通终端状态,及时响应政府应急需求。
到山洪灾害高风险村巡检天通卫星电话
检修通信线路
福建移动
迎风护网,时刻在线
厦门移动联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打造“千里眼+智能视频云平台”,上线8路慢直播,实时转播五桥二隧、热点海域、景区路况。针对易涝易灾点,厦门移动协同湖里区城管委、湖里区应急局等部门搭建“城市大脑物联感知平台”,83路视频AI、4路山体坡AI、13处水位标尺全天候值守,及时识别辖区内重要点位防汛隐患并发出预警。此外,厦门移动还携手厦门市农业农村局,打造“市级水库智慧监管平台”,实现对26个水库河道的远程监管与智能管理。该平台通过视联网技术,实时动态掌握水库河道的水位、水流及周边环境,在台风“杨柳”登陆期间,有效提升了防汛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和监管效率。设立台风信息发布和服务保障专席,专项解决因台风引发的网络和宽带故障问题,并提供线上宽带自助排障指引。
漳州移动将应急、水利、气象等党政军单位200条专线纳入重点保障,对全市低洼站点、干线线路开展拉网式巡查。依托高速/高铁路由构建Mesh化传输网络,实现了90%乡镇高速高铁路由引接和99%乡镇高稳定路由覆盖,大幅提升抗灾能力。针对前亭、六鳌、佛昙、古雷等沿海乡镇部分通信网络受损,漳州移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依据“一镇一策”精准调度原则,抢修人员顶风冒雨布放应急光缆。在长泰,山重村8小时降雨量高达117mm,抢修人员争分夺秒修复受损光缆线路,全力推进停电区域供电恢复及退服点通信畅通,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影响。在南靖,书洋、船场、南坑等7个乡镇出现停电,漳州移动坚持“快一秒响应、多一分保障”原则,抢修人员凌晨冒雨行动,优先抢修汇聚重要站点,确保通信生命线不断。在平和,暴雨导致山路泥泞,抢修车辆受阻,人员通过人力和三轮摩托车及时将抢修物资运送至故障点;在龙海,针对浯屿、玉枕两个海岛机房,提前调配油机、燃油及维护人员上岛值守,确保海岛通信设施稳定运行。在东山,漳州移动前往挂钩帮扶的高陈村开展走访慰问,并送上防汛慰问物资,安排人员协助做好抗台应急值守工作。
福建联通
闻 “风” 而动保通信
漳州联通在易受灾高风险区域、通信枢纽机房等重要节点安排抢修队伍,进行24小时全力保障,确保全市通信网络整体运行安全稳定。台风在漳浦登陆后,造成部分站点出现信号中断、网络拥塞等情况。面对台风对网络造成的影响,漳州联通启动Ⅰ级应急响应,统筹调度全市资源,抢修队伍快速响应,全力以赴恢复受损网络,为地方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稳定的网络支撑保障。
台风登陆期间,大风暴雨造成了厦门少量基站、光缆线路中断。台风过境后具备抢修条件的第一时间,厦门联通抢修队伍立即赶赴受灾现场,全力恢复受损网络,受影响的基站和线路已经全部修复。
泉州联通全力落实防汛抗台预检预修工作,针对干线过河过桥关键部位及外力施工隐患现场进行巡查、加固防护,安排专人在机房及干线中继站等关键位置进行现场值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