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移动自智网络创新成果获评ITU人工智能向善优秀案例奖
7月9日,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(ITU)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上,中国移动提交的《智能共生:AI+5G-A重塑人与动物活动重叠地带可持续发展守护法则》案例脱颖而出,荣获2025年度“AI for Good全球优秀案例奖”,成为全球首个斩获该奖项的自智网络创新成果。该案例由厦门移动牵头落地,聚焦福建厦门近海珍稀海洋动物保护场景,是国内首个以自智网络技术赋能的5G-A海域商用项目。
自智网络 赋能人海和谐共生
一直以来,厦门移动积极践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,以创新驱动为核心高效协同各方资源,致力于人海和谐共生。在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由厦门移动打造的全国首个“5G-A通感技术+大模型”监管平台,通过多维感知、雷视联动与智能决策系统,将海域监控面积从120.5平方公里扩展至330.88平方公里,感知准确率突破97%。
该项目首创性地构建了最严密、最高效的电子防护网,并依托船舶感知和违章超速预警功能,全年监控船舶超100万艘次。如今,一线动物保护工作者依托该技术,即可完成绝大部分监管工作,使得出海执法次数减少50%,非法活动监管与执法效率提升65%。高效智能的监管模式,全方位守护了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海洋物种的栖息家园,极大地提升了海洋保护效率,增强了公众的保护意识,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助力打造更加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。
产学研协同 创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
该获奖案例,只是厦门移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道生动缩影——早在2024年9月,厦门移动就联合厦门理工学院、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等机构成立“海洋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”,开启技术攻坚新征程,致力于提升人工智能与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。三个月后,该实验室成功发布了全国首个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大模型“文鳐”大模型。该模型汇聚了计算机科学、船舶与海洋工程、气象学、数据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成果,通过专业知识对通用大模型进行架构优化和训练,在船舶设计、性能预测、航运气象服务等特定领域任务的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行业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自研AI大模型 锻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
依托该自研的AI大模型,厦门移动进一步携手各方铸造更强海洋经济“智慧引擎”。2025年1月,厦门移动与思明区政府、厦门理工学院、众数信科签署共建“人工智能+海洋”行业应用示范基地框架合作协议,厦门智慧海洋生态由此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。此次合作通过整合各方资源、技术与人才优势,积极推进在思明区落地建设“人工智能+海洋”行业应用示范基地,联动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央国企、高校和科研院所,打造人工智能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,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和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,助力该行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。近年来,依托系统性创新实践,厦门移动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实现突破性成果的同时,已然成为驱动区域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。
展望未来,厦门移动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,探索智慧海洋建设新范式,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为海洋强国战略落地及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